为有效修复与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全力推进“六水共治”工作,近年来,三亚环农集团持续系统实施三亚湾海洋生态修复工程,采取科学划区种植珊瑚、投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措施,促进和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自然恢复。7月26日,该工程建设内容之一的三亚湾近岸珊瑚礁生态系统修复项目(三亚湾中心海域)正式开工,旨在通过修复三亚湾受损的近岸珊瑚礁生态系统,推动珊瑚礁生态系统整体恢复,助力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珊瑚礁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它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稳固海岸线、促进碳循环、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及捍卫海洋权益等方面举足轻重。由于早些年受渔业捕捞、陆源污染等影响,三亚湾海域珊瑚礁生物资源退化严重,生态修复迫在眉睫。
为此,三亚环农集团旗下三亚环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通公司”)组织策划了三亚湾近岸珊瑚礁生态系统修复项目,将采取系统性、综合性的技术方法和工程措施,通过人工干预促进珊瑚礁自然恢复,防止受损的珊瑚礁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修复受损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涵养功能,提高周边海域海洋生物资源总量和生物多样性。

该项目核心修复内容包含:
珊瑚礁修复:计划在西岛东侧修复珊瑚礁面积1.6公顷,种植珊瑚数量32000株。
人工鱼礁区建设:在三亚深水区400公顷范围设置一块人工鱼礁区,投放人工鱼礁372个。
增殖放流:根据三亚湾生态特点,选择鲷科类、石斑鱼类进行分阶段放流。
珊瑚保育:在鹿回头附近海域约6公顷范围进行珊瑚保育,包括敌害生物清理、珊瑚苗床制作及安装、珊瑚移植原位修复等。

据了解,三亚湾海洋生态修复是一个系统工程,共分三期进行。2022年,三亚环农集团(原三亚环投集团)实施一期凤凰岛及附近海域修复项目,移植珊瑚礁15000株,人工鱼礁区建设110公顷,增殖放流鱼苗3.4万尾。二期西岛及附近海域项目成功投放320个人工鱼礁,增殖放流鲷科类、石斑鱼类等岩礁性鱼类14.5万尾。当前实施的三期三亚湾近岸珊瑚礁修复项目正在进行人工鱼礁模板制作和珊瑚种苗培育工作,预计明年1月底完工。
珊瑚礁的保护修复对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建设生态环境一流的自贸港有着重要意义。待三亚湾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整体实施完成后,将有效修复与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提高周边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均匀性,为更多的海洋底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栖息和繁衍场所。同时,高效地补充渔业资源,实现海洋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责任编辑:三亚环农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