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布局,全域覆盖
经过实地勘察三亚市地形特点与分析历史积水数据,管网公司选定红沙(5处)、荔枝沟(3处)、新城(2处)及高新福海苑(1处)四个片区作为前置仓布设点位。这些区域覆盖低洼地带、排水管网密集区等易涝点,并兼顾交通干道、人员密集区等的应急需求。
截至7月底,11处前置仓已全部建成投用,各仓均配备沙袋、挡水板、警示标识、应急照明、井盖防护架等30余类防汛物资,实行“定点存放、专人管理、动态补给”机制,确保物资随时可用。

高效响应,构筑防线
在今年各大台风防御期间,前置仓模式展现出高效的响应能力。监测系统一旦发出积水预警或井盖移位报告,工作人员便依据GIS系统迅速定位最近前置仓,调取物资并在15分钟内布设维护设施、安装警示标识及做好排水作业准备。台风“桦加沙”来袭时,红沙片区榆亚大道香港城段因暴雨导致井盖冒溢,应急小组仅用12分钟便完成警示标识安装和交通疏导,有效防范了安全事故。
同时,排涝人员对各路段潜在风险点进行查漏补缺,提前投放防汛物资,实现战术前置布局,既提升了防汛工作效率,也降低了灾害风险。
智慧管理,提升效能
为确保前置仓高效运行,管网公司配合集团搭建了信息数字化管理平台,对重点路段和区域进行针对性监控与布控,实现“风险预警-物资调度-作业反馈”的闭环管理。此外,公司正测试研发移动端APP,届时一线人员可实时上传现场照片、物资使用情况,为后续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过去防汛物资分散存放,遇到紧急情况常因协调耗时而影响效率。”公司负责人表示,“现在通过前置仓集中储备、智能调度,我们的应急处置速度大大提高。”
防汛物资前置仓的投用,不仅提升了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更成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安全阀”。下一步,管网公司将把前置仓模式推广至更多社区与学校周边,进一步织密城市防汛“安全网”。这一实践,为热带滨海城市应对极端天气提供了可复制的“三亚方案”,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
责任编辑:三亚环农集团
琼公网安备 46020402000020号